學校主頁 | 首頁 | 視點聚焦 | 論點侃點 | 校園動態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歲月 | 愛書樂影
 
“中庸”之道
2018-10-14 20:51 建築181許珩玥 

如果有一部書,在塑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曆史過程中起了無法替代的作用,深刻地影響了這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非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等。那麼,這本書就是這個民族必讀書,趙普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語不虛。盡管曆史悠久,鬥轉星移,幾千年的時光之後,這本“論語”仍然熠熠生輝。

“君子”和“小人”是《論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對反義詞。現如今盡管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社會迅猛發展,但所有的中國人都想成為一名坦坦蕩蕩的君子。關於此二者,《論語》中曾有這樣的描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寥寥十餘字卻鞭辟入裏、要言不繁。

君子能允許不同的看法、意見,與人赤誠相見、肝膽相照。小人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凡是陽奉陰違、虛與委蛇。但我們亦明白,實際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是一件很不易的事。常常有人為了“和而不同”而落下一個“刺頭”的雅號,成為最不受周圍人歡迎的人。如今的人大都不願意聽到刺耳的真話,更喜歡悅耳的假語。明白“忠言逆耳利於行”,卻又絲毫不願意接受與自己想法相左的意見。

“君子”難做,何如?孔子在《論語》中亦有言,“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明確向我們指明了方向。你的逆耳忠言,你的句句勸告,都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若其人從善如流,你必錚錚鐵骨、有話必說,若其人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自不必與他多費口舌。

貫穿《論語》的時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不厚此薄彼,其中的思想絕非如今部分人所理解的那般絕對。這種思想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領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也,則知天矣。”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和內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實屬不易,但若能在閑暇時,看看《論語》,從“萬世師表”的學說中悟得“中庸”的精髓,必能創“至中和天地威嚴萬物育焉”的 “太平和合”之境。

關閉窗口
 
廣 而 告 之

                 版權所有@manbetxapp下载 校報編輯部        關於我們
                     地址:金花南路5號   郵編: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電話: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