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印包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華印包  >  正文

一位“拓荒者” | 追憶我院首任院長張天祥

2022/06/22      點擊:

  【題記】

  張天祥1949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1957年就讀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3年9月在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院從事科研工作,1970年調任陝西柴油機廠,曾任車間主任。1974年,他調入陝西機械學院,1982年至1994年期間,曆任機械三係副係主任,印刷技術裝備係首任係主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成為第一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994年擔任印包學院首任院長,1996年12月退休。


  在印包學院工作的20多年,正值印包學院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的發展關鍵期,張天祥是見證者、參與者,更是主導者。正是以他為代表的老一輩印包人以“爭做急先鋒、敢當弄潮兒”的時代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勵精圖治、開拓創新,為印包學院、為我校乃至我國印刷包裝高等教育的發展闖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一份值得銘記的曆史功績。

  遠見卓識 印包學院發展的開拓者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和文化交流的日益繁榮,我國印刷業蓬勃發展、迅速壯大,行業對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1984年2月,曆經10年招生的我校印刷機械專業從原來的機械三係獨立出來,單獨建係,名為“印刷技術裝備係”,張天祥即為首任係主任。

  此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印刷技術也正麵臨變革,被譽為“漢字激光照排係統之父”的王選在當時提出:“中國要搶先淘汰鉛字,引領漢字印刷技術的進步。”憑借敏銳的技術觸覺,張天祥意識到,印刷業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革命。

  “當時係裏老師們都在做印刷機械和印刷工藝方麵的研究,張老師率先提出將微機控製原理引入教學,牽頭成立了‘電子技術教研室’,在印刷機械專業中加入數字控製技術課程。”信息科學係教師顧桓回憶恩師時這樣說到:“當時計算機還是個稀罕東西,能夠將傳統印刷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非常超前的思維。”

  “電子技術教研室,就是今天信息科學係的前身。”原印包學院副院長、信息科學係教授張二虎這樣說,“正是以張天祥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印包人的高瞻遠矚,讓係裏趕上了由“鉛與火”逐步向“光與電”時代的轉型,更拓展了印刷係的發展路徑和服務麵向。”

  左一為張天祥

  1987年,“印刷技術裝備係”更名為“印刷包裝工程係”。當時係裏麵對的一個關鍵難題是:沒有學科。1989年,係裏成立了以董明達、張天祥等為成員的學科申報小組,啟動學科申報事宜。由於當時國家的學科目錄中沒有“印刷工程”,為此,申報小組經過廣泛調研、多方論證,在翻閱了大量的政策文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後,決定以“信號與信息處理(印刷圖像信息處理)”為目標進行學科申報。

  為此,張天祥多次赴南京向當時的機械電子部學科評議小組詳細說明“印刷圖像信息處理”與“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的內在聯係,經過反複的溝通交流,最終經國家教委批準,印刷包裝工程係獲得了“信號與信息處理(印刷圖像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於199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自此,係裏第一個碩士點、第一個學科同時建立起來了,這是學院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也標誌著當時印刷包裝工程係的教學科研和人才隊伍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開放辦學 中德合作的推動者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對外開放從經濟領域逐漸向教育、文化領域拓展。作為當時全國首個創辦“印刷機械”專業的院係,發展中的我校印刷係也吸引著國外同行的注意,中外印刷高等教育先驅者的目光即將跨越千山萬水,發生曆史性的交彙。

  1985年春末,德國斯圖加特印刷大學(現為德國斯圖加特媒介大學)副校長海爾曼教授赴西安進行學術考察,受該校校長魏斯特教授委托,順道了解當時的陝西機械學院是否具備合作可能。

  剛剛獨立不久的印刷係正麵臨著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曆史使命,得知這一消息,作為係主任的張天祥十分高興,他意識到這是一次發展建設的重要機遇。經過商量,張天祥等人決定主動出擊。

  可是,除了知道德國的大學代表團來西安進行學術考察的消息之外,其他更多的信息,張天祥他們無從得知。他們沒有見過海爾曼教授、也不知他所在的旅行團體、更不知他下榻哪個賓館。

  “機會難得,稍縱即逝”,強烈的發展願望激勵著張天祥等人,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找遍了當時外國人經常居住的酒店,如大海撈針一般,用並不流利的英語,一個一個詢問,最終在當時的朱雀酒店門口,從一大堆“老外”中,竟然就找到了海爾曼教授!

  1985年德國斯圖加特印刷大學副校長海爾曼教授訪問陝西機械學院(左起第一位為張天祥)

  在張天祥等人的熱情相邀下,海爾曼對學校進行了全麵考察,並與我校領導和相關人員會麵。時間過去37年,已經沒有多少資料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複原那段曆史,但從結果來看,張天祥等人的努力和執著贏得了德國朋友的重視和認可。

  回國後,海爾曼教授向魏斯特校長作了彙報。在合作事宜和資金問題還沒有完全落實的情況下,德國斯圖加特印刷大學就決定與我校建立校際學術交流關係。自此長達30多年的兩校校際友好合作交流拉開了序幕,這是學校對外合作交流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魏斯特校長1998年獲頒外國專家“友誼獎”,圖為原國務委員宋平為其頒獎

  2019年卸任後的魏斯特教授再訪我校,我校領導與學院領導親切會見並合影留念“學院與德國斯圖加特媒介大學的長期合作是學院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次創舉,為學院人才培養、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汲養和機遇。”印包學院院長方長青教授這樣說。

  2019年德國駐華大使館公使Johannes Regenbrecht一行 來我校訪問調研

  孜孜不倦 科研創新研發的實幹者

  80年代初,由冷排工藝代替傳統熔鉛鑄字熱排工藝的一代照相排字機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應用更為深入廣泛的的新一代照相排字機。“在張老師看來,計算機代表著未來,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顧桓說。

  張天祥敏銳地意識到計算機技術對印刷技術的作用,他自學計算機及其開發技術,並創造性地將機光電融合應用到新型照相製版設備的開發上,帶領課題組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台由微機控製的半自動照排機,1984年,由他主持完成的“計算機控製HUZ-2型照相排字機”科研成果被機械工業部授予二等獎,這也是學院辦學曆史上的首個省部級科技獎勵。

  “應該說,這個獎的分量是很重的,這項科研成果中體現的先進技術不僅在國內、就是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是前沿的。”原印包學院院長周世生教授說。

  作為一名“拓荒者”,張天祥行走在時代變革的前端,沒有先例可循,他是探索者,也是領路人。“張老師在工作中非常勤奮和敬業,他的勤奮常常讓我們這些做學生的都感到慚愧。”顧桓回憶說,“他在實驗室經常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吃住都在裏麵,白天黑夜連軸轉。我們私下裏常說:張老師就是個精力旺盛的‘超人’。”

  做起科研的張天祥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也有困難麵前不鬆勁的定力和靜氣。有一次,他帶領顧桓和其他幾位師生承擔一項重要的軍工項目,在項目進行到後期聯調的時候,碰到諸多困難。項目組成員關在實驗室裏沒日沒夜地編程序、焊電路,就在項目驗收的前一天晚上,由於雷電串擾,係統電路板“砰”地一聲炸了。

  “當時我們都傻了,心想明早項目驗收肯定趕不上了,但張老師很冷靜,要求我們立刻盡最大努力修電腦、重新焊電路。”顧桓說,“其實我們心裏一點兒譜都沒有,張老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沒想到的是在他的把關和要求下,我們在最後一刻竟然真的修複好了!”時隔多年,顧桓依然難忘那次經曆,“後來我們總結,應該是張老師早年工廠工作的經曆使他對實踐中遇到的困難有準備有經驗也有辦法,這給了他處變不驚的定力和韌勁。說真的,那次事情之後我們對張老師更佩服了。”

  言傳身教 青年成長的引路人

  1996年12月退休後,張天祥又連續十年擔任教學督導工作,他關注專業發展,關心年輕人成長。時任係主任的張二虎回憶起邀請張天祥指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示範答辯的經曆時說到:“示範答辯的前一天,他早早就來到學校,主動對學生彙報進行指導和把關。那一年,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係裏拿到了首個‘畢業設計先進集體’的稱號。”

  無論是研究生畢業答辯還是論文評審,張天祥始終平易近人,實事求是。信息科學係副教授張誌剛說,“張老師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態度也十分友善,沒有任何架子,不管是對我們年輕教師,還是學生,他都是本著愛護的心態,對於具體的問題都會有中肯的意見,而且理念和看法都很明晰、緊跟時代步伐。可以說,每次聽了他的點評和指導,感覺很有收獲。”

  2005年,印刷工程係教師劉琳琳被學院推薦參加學校講課比賽,張天祥正是他的指導老師。回憶起這段經曆,劉琳琳說:“張老師特意把我叫到家裏,非常熱情,手把手指導我授課形式、如何準備課件,以及區分重難點,最終我在那次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也是當年學院的最好成績。”

  “那時我剛入職,張老師告訴我,‘站好三尺講台是教師的本職,這是良心活。講一個小時的課,你得按八個小時去準備’。”十七年過去了,劉琳琳始終沒有忘記張天祥當初給予他的這份指導。

  “胸懷寬廣、嚴謹治學、團結奮鬥、艱苦創業、成果豐碩”,周世生在追思張天祥教授時滿懷深情地說道。在他看來,張天祥正是以滿懷對事業的熱愛,勇擔使命、敢為人先、追求卓越,鍥而不舍地辛苦付出,奠定了他在學術界和行業中的地位,也為學院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學院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

  記者手記

  采訪張天祥院長生平事跡的過程,是一次難忘的經曆,也是一次深入了解和整理學院曆史的過程,更是一次深度觸摸和感知老一輩印包人胸襟氣度與精神品質的過程。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路前行、發展壯大的艱辛和不易。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正是秉承“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以張天祥、董明達為代表的老一輩印包人篳路藍縷、坎坷奮進,成為了我國印刷包裝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拓荒牛”,也為國家印刷包裝行業的發展壯大注入了蓬勃力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今天,印刷包裝與數字媒體學院也同樣麵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麵對曆史的接力棒,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代印包人的拚搏精神,在探索創新中薪火相傳,在接續奮鬥中努力前行!